作為航運市場“晴雨表”的運價指數,在現代航運市場中應用非常廣泛,為了適應中國集裝箱運輸市場迅猛發(fā)展的需要,由交通部主持、航交所編制發(fā)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簡稱“CCFI”)于1998年4月13日首次發(fā)布。
在此期間,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反映市場走勢的“晴雨表”功能得到充分顯現,在國內外航運界引起較大反響,產生了相當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并以其科學性、權威性而成為繼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運價指數,被聯合國貿發(fā)會海運年報作為權威數據引用。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客觀反映了集裝箱市場狀況,成為世界了解中國航運市場的重要指標,為各大航貿企業(yè)日常經營決策提供有力依據,引起了新聞單位和相關研究咨詢機構的高度重視,為政府部門對我國集裝箱航運市場宏觀調控提供了決策依據。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編制與發(fā)布方式:
1.基期。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以1998年1月1日為基期,基期指數1000點。
2.樣本航線的選擇。根據典型性、地區(qū)分布性、相關性三大基本原則,篩選出12條航線作為樣本航線,分別為韓國、日本、東南亞、澳新、地中海、歐洲、東西非、美西、美東、南非、南美、波紅,其國內出發(fā)港口包括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南京、寧波、廈門、福州、深圳、廣州等十大港口。
3.運價信息的采集。目前,有23家商譽卓著、航線市場份額大的中外船公司,按照自愿原則,提供編制CCFI所需運價信息。他們是(以英文名稱首字母排序):法國達飛輪船(中國)有限公司(CMA-CGM)、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COSCO)、中聯航運股份有限公司(CUL)、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EMC)、上海海華輪船有限公司(HASCO)、興亞船務(中國)有限公司(HEUNG-A)、赫伯羅特船務(中國)有限公司(HLAG)、韓新海運(上海)有限公司(HMM)、漢堡南美(中國)船務有限公司(HSDG)、上海市錦江航運有限公司(JINJIANG)、高麗海運(上海)有限公司(KMTC)、馬士基(中國)航運有限公司(MAERSK)、利勝地中海航運(上海)有限公司(MSC)、海洋網聯船務(中國)有限公司(ONE)、東方海外貨柜航運(中國)有限公司(OOCL)、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PIL)、宏海箱運船務有限公司(RCL)、中外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SINOTRANS)、新海豐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SITC)、德翔海運有限公司(TSL)、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WANHAI)、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YANGMING)、以星綜合航運(中國)有限公司(ZIM)。
4.發(fā)布方式:航交所每周五編制、發(fā)布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及14條分航線指數。